图2. DUBHE-C-204研究的PFS与OS结果

指南征求意见稿对于宫颈癌晚期二线及以上治疗推荐艾托组合抗体是基于Ⅱ期DUBHE-C-206研究。该研究于2024年欧洲妇科肿瘤学大会(ESGO)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刘继红教授以口头报告形式公布了结果。该研究共入组了148例既往一线含铂化疗(±贝伐珠单抗)失败且未接受过免疫治疗的r/mCC患者,予以艾托组合抗体治疗,中位随访11.0个月的研究结果显示,经独立评审委员会(IRC)评估的ORR为33.8%,达预设主要终点,DCR为64.9%,mPFS达到了5.4个月,mOS未达到,整体安全可控(图3)3。基于该研究,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于2024年9月批准艾托组合抗体用于治疗既往接受含铂化疗失败的r/mCC患者。

图3. DUBHE-C-206研究的缓解状况和PFS结果

更新要点2:肝癌部分(图4)1

针对肝功能Child-Pugh A级或较好的B级(≤7分)中晚期肝细胞癌(HCC)一线治疗,新增艾托组合抗体+贝伐珠单抗+XELOX为Ⅱ级推荐。

针对肝功能Child-Pugh A级或较好的B级(≤7分)中晚期肝细胞癌(HCC)一线治疗,新增艾托组合抗体+贝伐珠单抗+XELOX为Ⅱ级推荐。

图4. 《CSCO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2025》征求意见稿肝细胞癌治疗推荐

更新来源

此次指南征求稿首次将艾托组合抗体纳入HCC的治疗推荐,主要基于Ⅱ/Ⅲ期DUBHE-H-308研究。DUBHE-H-308研究是全球首个免疫组合抗体+化疗+靶向治疗的随机、对照、开放标签、多中心的Ⅲ期临床研究,由中国药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天印山医院)秦叔逵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院士共同牵头,并于2024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ESMO)以口头报告公布了初步结果。

该研究将HCC患者按1:1:1:1随机分为艾托组合抗体+贝伐珠单抗+XELOX组、艾托组合抗体+贝伐珠单抗组、艾托组合抗体+XELOX组、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组进行一线治疗。研究共纳入120例患者,中位随访7.9个月,ORR依次为35.5%、36.7%、36.7%和20.7%,DCR依次为87.1%、80.0%、86.7%和72.4%(图5)。

图5. DUBHE-H-308研究肿瘤缓解状况

四组的mPFS依次为未达到、8.1个月、7.0个月和5.9个月,6个月PFS率在四组分别为79.0%、64.3%、57.7%和49.5%,整体安全可控(图6),从而为HCC一线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4 。

图6. DUBHE-H-308研究 PFS 及安全性结果

目前,DUBHE-H-308研究的Ⅲ期阶段正在入组中,期待其研究结果的公布。

《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5》更新

更新要点

对于IV期EGFR敏感突变NSCLC耐药后治疗,更新:艾托组合抗体联合化疗和贝伐珠单抗在EGFR-TKI耐药后人群中ORR达54.8%,mPFS为8.5个月,mOS为26.5个月,值得在Ⅲ期研究中进一步验证(图7)5。

图7.《CSCO 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5》更新要点

更新来源

本版指南对艾托组合抗体联合治疗方案最新研究数据进行了重要更新。EGFR-TKI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约有一半缺乏明确可干预的耐药机制,或存在多种耐药机制并存的复杂情况。针对这部分患者,不依赖于特定耐药机制的系统性治疗策略,免疫(如艾托组合抗体)联合化疗和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多药联合方案、ADC类药物、EGFR/c-MET双抗等药物作为该类人群新的治疗选择带来了新希望。

天枢星DUBHE-L-201研究队列5开创性地将含铂双药化疗、抗血管治疗与艾托组合抗体联用,取得了mPFS达到8.5个月、mOS达到26.5个月的突破性成果。正是基于艾托组合抗体双重免疫检查点抑制机制,实现了EGFR突变晚期NSCLC这类“冷肿瘤”疗效向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免疫一线治疗水平的跨越。

图8 DUBHE-L-201研究PFS及OS结果

DUBHE-L-201研究队列5四药联合方案安全可耐受,3级及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仅为35.5%,在已上市的免疫治疗方案中安全性较好。因此,艾托组合抗体有望成为改善EGFR-TKI耐药患者预后的关键突破6,7。

关于“艾托组合抗体”

艾托组合抗体通过MabPair®生物技术平台,实现 PD-1单抗与CTLA-4单抗2:1黄金比例。艾托组合抗体的CTLA-4单抗采用IgG1亚型,保留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DCC)效应,在与CTLA-4高表达的调节性T细胞结合后,触发ADCC效应,杀伤调节性T细胞,从而增强抗肿瘤效果。且CTLA-4单抗经Fc改造,半衰期缩短至一周,降低了因CTLA-4长时间抑制而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抗PD-1单抗部分则采用了更为主流的lgG4亚型,避免了ADCC和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CDC)效应,有助于维持T细胞的长期存活和功能,从而增强T细胞的肿瘤杀伤能力。

基于机制优势,艾托组合抗体广泛布局,已在宫颈癌、肝癌、肺癌、肠癌、鼻咽癌、肾癌等多个实体瘤领域展现了极具潜力的疗效与安全性。2024年9月26日,艾托组合抗体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治疗既往接受含铂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R/M)宫颈癌。

结语

CSCO指南在肿瘤诊疗领域持续更新,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指南始终以循证医学为核心,深度融合中国临床实践需求,其推荐意见基于严格的多中心临床研究验证及国内外高质量证据,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精准的决策依据,持续引领我国肿瘤诊疗规范化进程。此次指南更新中,齐鲁制药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双功能组合抗体——艾托组合抗体,凭借其独特的PD-1/CTLA-4双靶点协同机制和令人满意的疗效,再次获得多瘤种权威指南推荐。据悉,其创新性研究系列以“天枢星”命名,源自北斗七星之首,象征指引方向的开拓精神,寓意该药物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引领性突破。未来,随着“天枢星”系列研究的深入推进及适应症拓展,期待这一“中国智造”能够加速从指南走向全球实践,为肿瘤患者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治疗选择,在浩瀚的抗癌星空中点亮新的希望,助力“健康中国”战略迈向新高度。

参考文献:

1.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 2025(征求意见稿). 2025 CSCO 指南会.

2.Liu, N. et al. 373O First-line iparomlimab and tuvonralimab (QL1706) + chemotherapy (chemo) ± bevacizumab (BEV) for recurrent or metastatic cervical cancer (r/mCC): Updated results of the phase II DUBHE-C-204 study. Annals of Oncology, Volume 35, S1544.

3.Lou, H. et al. 251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paromlimab and tuvonralimab in previously treated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or metastatic cervical cancer: a multicenter, open-label, single-arm, phase 2 clinical trial (DUBHE-C-206).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ical Cancer, Volume 34, A50.

4.Qin, S. et al. LBA38 Iparomlimab and tuvonralimab (QL1706) with bevacizumab and/or chemotherapy in first-line (1L) treatment of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HCC): A randomized, open-label, phase II/III study (DUBHE-H-308). Annals of Oncology, Volume 35, S1229 - S1230.

5.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 2025. 2025 CSCO 指南会.

7.Fang W , Yang Y , Zhao Y, et al. 646P - Iparomlimab and tuvonralimab (QL1706) plus chemotherapy and bevacizumab for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or (EGFRi)-resistant, EGFR-mutant,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Updated results from Cohort 5 in the DUBHE-L-201 study. Annals of Oncology (2024) 35 (suppl_4): S1632-S1678. 10.1016/annonc/annonc1698.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