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周围疼痛是眼部及周围组织发出的健康警示,可能由多种因素引发,包括用眼过度与疲劳、环境因素刺激、眼部炎症等。

1、用眼过度与疲劳: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熬夜加班或持续阅读,会使眼周肌肉紧张,睫状肌痉挛,引发眼睛周围疼痛。同时还可能伴有眼干、视物模糊等症状。适当休息、远眺、做眼保健操,或使用人工泪液滋润眼睛,疼痛可逐渐缓解。

2、环境因素刺激:干燥、高温、通风不良的环境,以及长时间处于空调房中,会加速泪液蒸发,导致眼睛干涩疼痛。此外,烟雾、粉尘、化学物质等环境刺激,也会损伤眼表组织,引起眼周不适。改善环境湿度,避免在污染环境中久留,外出佩戴护目镜,能有效减轻症状。

3、眼部炎症:麦粒肿、霰粒肿等眼部炎症是导致眼周疼痛的常见原因。麦粒肿是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表现为眼睑局部红肿、疼痛,有硬结;霰粒肿是睑板腺出口阻塞,分泌物潴留引起的慢性炎症,早期疼痛不明显,继发感染时会出现疼痛。麦粒肿早期可热敷,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霰粒肿较小者可观察,较大者需手术切除。

4、鼻窦炎症:鼻窦炎波及眼眶周围组织时,会引起眼周疼痛,通常伴有鼻塞、流涕、头痛等症状。由于鼻窦与眼眶相邻,鼻窦内的炎症可扩散至眼周,按压眼眶周围、内眼角等部位时疼痛加剧。治疗需针对鼻窦炎进行抗感染、改善鼻窦通气引流等处理。

5、青光眼急性发作:青光眼急性发作时眼压急剧升高,压迫眼内组织和神经,导致眼睛周围出现剧烈胀痛,可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骤降等症状。这是眼科急症,若不及时处理,可在短时间内导致失明,需立即就医,通过药物、激光或手术降低眼压,挽救视力。

眼睛周围疼痛的原因多样,轻者通过休息和简单调整即可缓解,重者则可能预示严重疾玻若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视力下降、眼部红肿、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如何预防眼睛周围疼痛

科学用眼,遵循“20-20-20”法则,每用眼20分钟,远眺20英尺(约6米)外至少20秒;控制电子设备使用时长,调整屏幕亮度与环境光线适配;保持正确读写姿势,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改善生活环境,在干燥环境中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在40%-60%;定期清洁房间,减少灰尘、尘螨;避免长时间处于空调、暖气环境,适当开窗通风;在污染环境中佩戴护目镜。注意眼部卫生,勤洗手,避免用手揉眼睛;定期更换枕巾、毛巾,防止细菌滋生;佩戴隐形眼镜者要严格遵循清洁、消毒流程,控制佩戴时间,避免过度佩戴。预防相关疾病,积极治疗鼻窦炎等可能引发眼周疼痛的疾病;对于有青光眼家族史等高危人群,定期进行眼压、眼底等眼部检查,早发现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