絞纈
絞纈,又名撮纈、撮暈纈,在民間通常稱之為"撮花" ,是一種把布料的局部進行扎結、防止局部染色而形成預期花紋的印染方法。它的操作順序是先把布料上的某些部分用針線穿縫或結紮起來,防止它染色。這樣經印染處理,最後布料上就出現了由深而淺、具有暈渲效果的花紋。染纈工藝除在部分偏遠山寨尚存以外,大都已泯滅在歷史的塵埃之中。
基本介紹
中文名:絞纈又稱:撮纈、撮暈纈性質:印染方法民間通常稱:撮花
概述,歷史,種類,日本結鹿子,現代絞纈,
概述絞纈,又稱“撮纈”、“撮暈纈”,民間通常稱“撮花”。是我國古代紡織品的一種“防染法”染花工藝,也是我國傳統的手工染色技術之一。《韻會》: "纈,系也,謂系繒染成文也。"《一切經音義》“以絲縛繒,染之,解絲成文曰纈也。”元代胡三省記道:“纈,撮彩以線結之,而後染色。既染則解其結,凡結處皆原色,余則入染也。其色斑斕謂之纈。”即依據一定的花紋圖案,用針和線將織物縫成一定形狀,或直接用線綑紮,然後抽緊扎牢,使織物皺攏重疊,染色時摺疊處不易上染,而未扎結處則容易著色,從而形成別有風味的暈色效果。歷史東晉時,此種工藝已在民間流傳。南北朝時期,出現了歷史上有名的“鹿胎紫纈”和“魚子纈”圖案。據傳六朝時期絞纈已經是"貴賤服之"。隋唐時期,絞纈更是風靡一時,史料記載的絞纈名稱就有“大撮暈纈、瑪瑙纈、醉眼纈、方勝纈、團宮纈”等。出現較多的是魚子纈和醉眼纈,這些也就是出土實物中最常見的小點狀的絞纈。北朝絞纈絹衣在新疆阿斯塔那墓出土的絞纈織物上的針眼和折皺至今仍依稀可見,顯示了唐代高超的絞纈技術。古代絞纈紡織品出土很多,1972年新疆阿斯塔納177號墓中出土了一件藍地黃點染纈紡織品,是以藍色地上飾以黃色的不規則圓點,錯行排列,每行圓點間距2厘米。此件文物採用了絞纈印染技術。在此墓中一共出土三件絞纈織物,另一件是藍地梅花染纈絹,深藍地,以菱形排列的圓點紋中心填七點梅花紋;還出土一件煙地魚子纈絹,煙色地上,扎染邊長0.2厘米方格紋樣。相似的染纈織物在阿斯塔那還有出土,1986年308號墓出土一件藍地白點絞纈絹;304號墓出土一件裙子是用絳紫、茄紫染纈的菱形格線花紋,整個裙幅花紋上遺留的染纈時穿線的針眼還清晰可見;阿斯塔那382號墓出土一件菱形方格紋絹,紫紅色地,圖案是白菱形方格內套白點組成的小團花;191號墓出土一件絞纈朵花綺,扎染直徑為9厘米的四瓣花紋。類似的絞纈織物在其他地區也有出土,如甘肅敦煌佛爺廟北涼墓、玉門花海魏晉墓、新疆尉犁營盤墓、青海都蘭吐蕃墓均有出土,圖案以小點狀為主,也有少量網狀和花朵狀。北朝 絞纈絹種類五代時,染纈沿襲唐代的繁盛繼續得到發展。當時流行在民間的著名染纈有鹿胎纈、錦纈、繭兒纈、蜀纈、撮纈、漿水纈、檀纈、哲纈、三套纈等等。這些名稱有些是根據花色而來,如鹿胎纈是由黃褐色底加白色斑點的花紋而來,在《搜神後記》中就有“紫纈襦”,而“紫纈襦”就是指有“鹿胎纈”花紋的上衣。從隋墓出土舞俑的著裝上,可以看出絞纈“鹿胎”紋——一種以色為底、以白點為花的單色和多色絞纈紋樣;錦纈是根據錦紋中常見的幾何紋而來;繭兒纈是指蠶繭形的散點適合紋樣。有的則是根據產地而命名,如蜀纈。有的因印染工藝方法而命名,如撮纈是一種絞纈防染印花;漿水纈是一種以漿粉調和的印花漿印工藝。絞纈結鹿子和服中的絞纈工藝結鹿子北宋初,絞纈工藝仍然盛行。但在宋仁宗天聖年間,惟有兵士方可穿戴纈類服裝,民間禁止使用纈類製品,這項規定直到南宋時期才被廢除。日本結鹿子和服的染色技藝結鹿子是絞纈的一種,流行於江戶時期。結鹿子現代絞纈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巧妙地利用了染色工藝的物理、化學作用,使織物上呈現出特殊的﹑無級層次的色暈效果,它是我國古代印染技術的一個巨大成就。現今,這種傳統工藝得到了許多藝術家和印染工作者的重視。他們在舊有的絞纈工藝基礎上,結合新材料、新工藝,進行了大膽的創新,使古老的扎染工藝重新煥發青春。現代絞纈作品
相關詞條
絞纈絞纈,又名撮纈、撮暈纈,在民間通常稱之為"撮花" ,是一種把布料的局部進行扎結、防止局部染色而形成預期花紋的印染方法。它的操作順序是先把布料上的某些部分...
纈古稱部分鏤空版印花或防染印花燈織物為纈,分夾纈(一種鏤空版印花)、蠟纈(蠟染)、絞纈(扎染)三大類型。 纈古籍解釋 編輯 康熙字典 《廣韻》《正韻》胡結切《...
絞纈城綺譚偶然從圓仁大師那裡得知這件罪惡內幕的辛讜、李延樞兩人一路追查,並決定夥同當今聖上宣宗皇帝之弟李績直搗邪惡的巢窟——絞纈城,拯救那些遭到嗜血惡徒囚禁的男女,...
染纈染纈[xié] 即古代絲綢印染工藝的總稱。從工藝分類上看,染纈分為灰纈、絞纈、蠟纈和夾纈四類。...
扎染扎染古稱扎纈、絞纈、夾纈和染纈,是中國民間傳統而獨特的染色工藝。織物在染色時部分結紮起來使之不能著色的一種染色方法,中國傳統的手工染色技術之一。扎染工藝分...
斬服少女神衣神羅絞纈的特殊能力,對於反抗者,在神羅絞纈的絕對服從下顯得恐懼而無力,能控制用戰鬥生命纖維編織的衣服,使得穿著者無法動彈。...
布中國古法染布中的“三纈”,即絞纈(扎染)、蠟纈(蠟染)、夾纈延續至今,用這三種方法染出的手工布至今仍深受人們的喜愛。 ¤雲南絞纈 據史書記載,東漢時期大理地區...
中國傳統民間印染技藝《中國傳統民間印染技藝》是2011年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介紹了彩印花布、絞纈(扎染)、蠟纈(蠟染)等內容。...
藍染(中國古代印染工藝)藍染是一種古老的印染工藝,最早出現於秦漢時期。工藝中又有蠟纈、絞纈、夾纈等花紋的印染。想製作一件藍染,要花上至少20年的時間練習,才能出現特有的顏色。...
藍印花布(工藝品)現存材料有重要參考價值的,應數甘肅敦煌和新疆發現品以及日本正倉院部分藏品。從這些材料分析,得知唐代至少已有三種染纈技術普遍流行:即蠟纈、夾纈和絞纈。...
灰纈中國傳統印染技藝之一。中國傳統的印染技藝有所謂的“四纈”之說——夾纈、蠟纈、絞纈、灰纈,即今天所說的夾染、蠟染、扎染、藍印花布。...
古法染布中國古法染布中的“三纈”,即絞纈(扎染)、蠟纈(蠟染)、夾纈延續至今,用這三種方法染出的手工布至今仍深受人們的喜愛。...
熱門詞條
高雄捷運環狀輕軌
柳殘陽
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我最美麗的時候
中國醫學基金會
道瓊斯指數
紙模型
真理之口
白石由希
尋找雷神錘子路上發生的趣事
周公吐哺
月映莊園
Spine
美圖貼貼
邊際效益
獨角犀屬
quota
悅棧酒店
蔬食
薪傳
xoxo
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台北市立陽明高中
吉光片羽
月見草油
3D麻將連連看
360度
戰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