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赵姨娘等人有意无意的挑唆
除了宝玉自身的问题之外,赵姨娘等人有意无意的挑唆也是贾政讨厌宝玉的原因。贾政是一个不喜欢管理俗事的人,他平常多半的时间在上班,没事的时候和贾府的清客们闲谈,对于宝玉功课只是定时抽查,再加上很多时候还要听从皇命到去各省做学差,所以他也没有多少时间去管教宝玉。
他对宝玉的印象只能是偶尔看到的样子,很多时候别人所说的话都会成为影响他的因素。贾政虽然对宝玉很凶,但是他真正的打宝玉也只有一次。而且这一次还是很多事情综合起来的,首先是忠顺王府的长史来贾府兴师问罪,后来贾环又向贾政告黑状说宝玉害了金钏儿。贾环说了这些事情才让贾政起了一定要打死宝玉的念头。
贾政和王夫人之间只是相敬如宾,贾政晚间很多时候都是歇在赵姨娘的屋里,赵姨娘时不时就会说一些宝玉的坏话,袭人作为宝玉准姨娘的事情就是赵姨娘私下告诉贾政的,所以其他宝玉犯错的事赵姨娘也不见得不会告诉贾政。
贾政对这些事情根本无从知晓,而且他也不会去查询这些事情的真伪,因此宝玉就算是冤枉的也只能被冤枉了,那么这些事情知道得多了,贾政自然也就对宝玉喜欢不起来。
第三、恨铁不成钢的爱子之心
贾政对于宝玉也有很多的期待和欣赏。宝玉跟着贾政把大观园的对联和诗词都写好的时候,贾政很高兴,第一次对宝玉展露笑颜,因为这一次宝玉做的真的很好。贾政平常没有好好审视过宝玉,当他认真看宝玉时候,他也觉得自己孩子很不错,见宝玉站在跟前,神采飘逸,秀色夺人。
贾政其实也不是真的讨厌宝玉,他对宝玉更多的心思还是“恨铁不成钢”的懊恼,既责怪自己没有把宝玉教育好,也责怪宝玉为什么不成器。贾政往死里打宝玉,可是他自己早已大哭四次,每次都泪流满面。
那贾政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一叠声“拿宝玉!……贾政听了此话,不觉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泪如雨下。……贾政听了,那泪珠更似滚瓜一般滚了下来。……贾政听这话不像,忙跪下含泪说道:“为儿的教训儿子,也为的是光宗耀祖……
贾政从来都是很严肃古板的人,他打宝玉一次自己就哭了四次,可知他的内心有多么的悲伤。贾政对贾环就没有这么深的讨厌,也就是因为他从未对贾环寄予这样的期望,所以也不会如此的失望。
宝玉被众人宠着长大,如果没有一个人能够对他严加管教的话,青春期的孩子真的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不好的事情来,如今他对宝玉的教育都是为了他好。
总的来说,贾政对于宝玉从来没有真的嫌弃,只是为了维护“严父”的形象,为了宝玉做的不好事情,因为别人的诬陷,所以贾政对宝玉从来都没有给过好脸色,但是贾政对宝玉内心是认同和喜欢的,正所谓有了太多的期许,所以才会对宝玉有很多的失望。
虽然嘴上说着宝玉不好,但是从未在心中不认同。贾政会客也会喊宝玉出来相见,对于宝玉的学识都认同,宝玉是他心中很重要的孩子。
作者:酒馆说戏人,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