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如冒充公检法、商家公司、厂家诈骗。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等各类机构工作人员,伪造和冒充招工、婚恋、贷款、中奖、手机定位等形式进行。
电信诈骗常见手段
1
冒充公检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涉嫌洗钱、诈骗等犯罪为由,要求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
2
网络刷单诈骗
打着“网络兼职”旗号,以返佣金为诱饵,要求受害人以刷单形式完成任务,最终骗取钱财。
3
贷款诈骗
以“无抵押”、“快速放款”为诱饵,要求受害人先支付手续费、保证金等费用,最终不予放款或失联。
4
扫码送礼泄露信息
经常能看到“扫码关注送好礼”等宣传广告,街边扫码送礼的活动更是随处可见。很多人抵挡不住免费的诱惑,便会参与扫码领取礼品。免费礼品容易拿,其中风险要警惕。因为通过扫描二维码有可能被窃取个人信息及账户信息,使得重要个人信息被泄密。
5
冒充客服退款
冒充商家客服,以商品质量问题、订单异常等为由,要求受害人点击链接或提供验证码进行退款操作,实则骗取钱财。
6
冒充老师向家长索要“培训费”诈骗
自称老师通过QQ或微信以培训、名额竞争为名让家长转账缴费。虽然骗子的诈骗手法层出不穷,但是只要我们牢记“六个一律”,坚持不轻信、不汇款、不透露、不扫码、不点击链接、不接听转接电话,就可以保住我们的“钱袋子”。
7
虚假投资理财
通过网络交友、推荐股票、基金等方式,引诱受害人进行虚假投资理财,最终骗取钱财。
8
中奖诈骗
诈骗分子随机向手机用户或在互联网上发送中奖信息。一旦用户拨打“兑奖热线”,诈骗分子即以需先交“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等种种借口让用户汇款来骗取钱财。
如何预防电信诈骗
预防电信诈骗
◀
不轻信
▶
遇事冷静,不要被蝇头小利所诱惑,多思考、多商量,不轻信陌生人。
◀
不泄密
▶
不透露个人身份信息、支付密码、验证密码、金融信息等敏感信息。
◀
不汇款
▶
陌生人提到转款、汇款必须核实,切勿轻易转账。
◀
不点击链接
▶
避免点击不明链接,防止感染病毒或遭遇恶意软件攻击。
◀
下载反诈APP
▶
主动下载并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从源头上防止被骗。如遇到可疑情况,请及时报警。
来源 | 四川公安
原标题:《科普丨防电信诈骗知识宣传》
阅读原文